最早源自於電玩遊戲《銀河霸主》中的概念,而後4X 也算是策略遊戲的一大類型:
eXplore(探索):揭開未知地圖、發現新世界。

eXpand(擴張):建立殖民地或據點,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。

eXploit(開發):運用資源、科技與經濟,發展壯大帝國。

eXterminate(殲滅):運用軍事力量擊敗對手,爭奪最終霸權。

 

這類遊戲通常以「宇宙帝國」、「文明興衰」或「奇幻國度」為背景,多半都是龐然大物。內容包括了獨特的陣營、各自的玩家圖板、科技樹、地圖、模型,光是擺出來就能吞掉整張桌子,不是玩一場要花上好幾小時,就是裝在巨大盒子裡…

如果小到可以裝進腰包呢?如果只需要不到一小時呢?


你可能會想:「那肯定沒有模型吧?」錯!「那應該沒有很多陣營吧?」試試 40 個!「科技樹呢?」當然有!

《銀河開拓史》這個小小的盒子塞進了驚人份量的內容,而且完全不覺得半吊子!


遊戲的目的很簡單,主要就是建立星際聯盟、擴張帝國,然後賺取分數,每一輪原則上只有三個行動,讓這讓遊戲節奏相當緊湊,總覺得時間不夠用。前期主要是維持穩定的資金流,後期則是思考如何找到最佳策略,而這一切當然與我們的星際聯盟息息相關。

一開始,每位玩家會拿到 7 張不同宇宙種族的卡片。只要將卡片打到自己面前進行結盟,就能享受其能力帶來的好處。這些盟友可能會讓我們能殖民特定星球、研發獨特科技,並獲得各種技能。你的聯盟由最多3個不同的種族來構成,所以必須謹慎選擇值得合作的對象,讓技能彼此搭配產生連鎖效益。重點是有40 個不同的種族可供組合搭配!每場遊戲都能有完全不同的戰術與玩法。

雖然所有玩家都擁有相同的科技樹,但是會因為發展路線而有不同的戰術跟玩法,加上有些種族也會提供不同的科技,可能帶來額外獎勵、殖民新的行星類型,或是保護已經發展好的殖民地,有著很多發展的可能性。

 

遊戲中的「戰鬥」其實主要比的是每回合結束時誰擁有最多艦隊,勝出的人會暫時成為霸主,並可以佔領其他玩家未防禦的殖民地。雖然這不會直接給你分數,還是會讓對手失分。雖然跟經典的《星蝕》比起來,略顯遜色,但是夠快也有足夠的互動性。而且遊戲給的體驗更細緻,有人坐上銀河議會席位,有人找到未知遺物探險到外域,最後一位玩家則建立艦隊試圖以鐵腕統治銀河,不同路線有著不同的精彩。

 

小巧卻蘊含著紮實的行動選擇核心,透過簡單的放置方塊機制與多變的星際聯盟,帶來超乎體積的豐富樂趣,每一場遊戲都能開拓出截然不同的精彩體驗,讓人想不斷探索這份充滿史詩感的樂趣。